产品导航
- 日本小野ONOSOKKI
- 手持式转速表
- 位移传感器
- 速度传感器
- 位移计数器
- 噪音计
- 信号变换器
- 转速传感器
- 信号电缆
- 转速显示仪
- 电压变换器
- 信号传送器
- 编码器
- 前置放大器
- 声级计
- 记录仪
- 电压转换器
- 振动比较器
- 显微镜测量单元
- 脉冲锤
- 振动电平计
- 扭矩传感器
- 日本横河YOKOGAWA
- 横河指针电表
- 绝缘电阻表
- 数字万用表
- 钳形电流表
- 便携式校准仪
- 数字调节仪
- 有纸记录仪
- 无纸记录仪
- 混合记录仪
- 便携式记录仪
- 记录仪配件
- 直流精密测量仪器
- 数字功率计
- 数字温度计
- 数字照度计
- 手操器
- 压力变送器
- 温度变送器
- 电磁流量计
- 涡街流量计
- 转子流量计
- 质量流量计
- 氧分析仪
- 电导率仪
- PH计/ORP计/电极
- 信号转换器/互感器
- PLC模块
- DCS卡件
- 阀门定位器/转换器
- 分流器
- 避雷器
- 日本共立KYORITSU
- 钳形电流表
- 数字万用表
- 指针万用表
- 绝缘电阻测试仪
- 接地电阻测试仪
- 多功能测试仪
- 测温仪
- 噪音计
- 照度计
- 转速计
- 相序表
- 记录仪
- 日本菊水KIKUSUI
- 日本日置HIOKI
- 日本岛电SHIMADEN
- 日本神港SHINKO
- 美国福禄克Fluke
- 美国安捷伦Agilent
- 美国泰克Tektronix
- 美国Omega
- 香港上润WP
- 安全栅隔离器系列
- 数字显示仪
- 流量积算仪
- 操作器
- PID调节仪
- 多路巡检仪
- 香港昌晖SWP
- 隔离安全栅
- 控制仪
- 操作器
- 巡检仪
- 香港虹润HR
- 新虹润NHR
- 香港优利德UNI-T
- 杭州盘古PANGU
- VX2100系列单色无纸记
- VX8100系列中长图彩屏
- VX6100系列无纸记录仪
- VX5100无纸记录仪系列
- KT开天系列无纸记录仪
- 广州技创
- 数显仪
- 数字调节仪
- 多路巡检仪
- 流量积算仪
- 操作器
- 转速/线速/扭矩测量仪
- 智能计数器/计时器
- 无纸记录仪
- 北京金立石
- 英国WEST
- 台湾艾普斯APC
- 台湾泰仕TES
- 台湾衡欣AZ
- 深圳胜利VICTOR
- 圣斯尔CE
- 电流隔离传感器
- 电压隔离传感器
- 频率隔离传感器
- 功率隔离传感器
- 信号调理器
- 信号配电器
- 报警隔离传感器
- 电阻/电位器式传感器
- 辅组电源
- 其他进口仪器
- 其他国产仪器
- 兆欧表/摇表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日本共立KYORITSU > 记录仪
KEW 5010(相电流)/5020(相电流/电压/泄漏电流)负荷记录仪
时间: 2014-01-08

【简单介绍】 电话:020-82348520 13725260653
TUE.5010/5020 相电流_漏电流_电压记录仪是适用于泄漏电流、负荷电流、电压测量的记录仪。(仅适用于泄漏电流和负荷电流。)
使用下列传感器可记录电流、电压测量值。
漏电、负荷钳形传感器
负荷电流用钳形传感器
电压传感器
使用下列传感器可记录电流、电压测量值。
漏电、负荷钳形传感器
负荷电流用钳形传感器
电压传感器
【详细说明】
- TUE.5010/5020 相电流_漏电流_电压记录仪概述
- 可记录漏电流,相电流和电压波动
- 电压波动分析功能;电压上升,下降和瞬间停止
- 可记录60000个数据
- 可使用KEW软件,并计算瓦特时的简易测量数据
- 四种记录模式可以选择
- 数据可通过USB接口传输
- TUE.5010/5020 相电流_漏电流_电压记录仪参数
- TUE.5010/5020 相电流_漏电流_电压记录仪是适用于泄漏电流、负荷电流、电压测量的记录仪。(仅适用于泄漏电流和负荷电流。)
-
使用下列传感器可记录电流、电压测量值。
- 漏电、负荷钳形传感器
- 负荷电流用钳形传感器
- 电压传感器
- 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测量和记录。
- 检测灯闪烁时警告超过预设电流电压值。(触发截获记录模式、电源品质模式)
- 记录次数,使用1个通道时可记录60000次,使用全部3个通道时各通道记录20000次的数据。 (普通记录模式)
- 由于使用固定内存,即使更换电池或电池耗尽时数据不会丢失。
- 使用外部电源AC适配器(可选件)可进行长时间记录。若临时停电可使用备用电池。AA碱性电池可测量记录10天。
- 记录的数据可经由接线连接,随时输送。
- 双重绝缘(强化绝缘)的安全构造。
- TUE.5010/5020 相电流_漏电流_电压记录仪有3种记录模式和电源品质记录模式(KEW 5020)。按不同用途可选择相应的记录模式以满足各种测试目的。请了解各记录模式的特点后,设定与使用目的相符的记录模式来正确使用。